在银行风控部门待了十二年,我对 “数据追着风险跑” 的窘境再熟悉不过。以前想摸清全行风险脉络,得在传统 BI 系统里钻半天,等数据凑齐了,风险早蔓延开了。直到用上 Smartbi AIChat,才真正掌握了 “让风险数据自己说话” 的主动权。
一、传统 BI 控风险:像在雾里抓鱼
上个月总行要 “不良贷款率前 10 的法人行” 名单,我让团队小周去查。他在 BI 系统里调了三个小时,导出的报表要么缺法人行分类,要么不良率计算口径不对,只能把省分行、县域行的数据拆出来手工重算。折腾到半夜,总算排出个名单,结果第二天发现漏了两家偏远法人行 —— 因为它们的数据存在独立系统里,传统 BI 根本没打通。
二、AIChat 上阵:风险点自动 “跳” 出来
现在打开 Smartbi AIChat,直接问 “全行不良贷款率前 10 的法人行”,10 秒就出排名,连每家行的不良结构都标得清清楚楚。
查高风险贷款客户更简单,说句 “找贷款超 100 万且存款月日均不够 3 期月供的客户”,系统瞬间锁定目标。
反洗钱监控也变轻松了。问一句 “25 岁以下、资产月增超 50 万的客户”,异常名单立刻出来。
以前做风控,总像在后面追风险;现在用 Smartbi AIChat,能跑到风险前面。系统不仅能快速抓出风险点,还能帮我们看透风险背后的原因,这才是真正的智能风控。现在同事们都说,有了这工具,睡觉都踏实多了。
覆盖传统BI、自助BI、现代BI不同发展阶段,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多样化需求
电话:
邮箱:
一对一专属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