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因管理而变,管理因我们(Smartbi)而变
发布时间:2016-11-07 游览量:1
2016年6月2日,注定将是一个载入中国高等教育史册的日子。在吉隆坡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
“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意味着英美等发达国家认可了我国工程教育质量,我们开始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跟随者向领跑者转变。”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看来,这不仅为工科学生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础,更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将真正走向世界。
这一步,中国整整走了10年。
“这不仅是工程技术人才跨国流动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工程教育认证还肩负着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完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任。”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余寿文全程参与了认证体系的研究、设计和构建工作,是加入《华盛顿协议》的重要推动者和亲历者,在他看来,中国工程教育在校生占到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约三分之一,工程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质量,因此认证标准的选择非常重要。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在31个工科专业类的18个开展了认证,截止2015年底,已有553个专业点通过认证。十年来的认证工作经验表明,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工程教育改革的“最后一公里软肋”。
“在认证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教育思想的转变,认证强调专业人才培养结果导向,要求教师将毕业生出口要求分解对应到课程上去,并在课程教学中有效实施。而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是学科导向、投入导向,这个观念贯穿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实施、考核评价等方方面面。”余寿文坦言,理念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践证明,被认证专业准备认证的过程其实就是全面发动,并积极推行课堂改革的过程。专业认证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是通过专业认证高校的共识。
“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和持续改进为三大基本理念,与传统的内容驱动、重视投入的教育形成了鲜明对比,是一种教育范式的革新。”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张星臣积极推动该校多个专业参与认证,他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不仅教育理念发生改变,基于成果倒推思维,学校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全面改造。
“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加入《华盛顿协议》,不仅是中国工程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对于世界工程教育,特别是《华盛顿协议》也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汕头大学执行校长、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顾佩华表示,在工程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很多学校在《华盛顿协议》标准基础上,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培养特色与要求,积累了中国在工程教育和教育认证方面的最佳实践经验,这将推动全球工程教育认证及互认,扩大《华盛顿协议》全球影响力,促进工程教育全球化发展。
部分文字转自《人民网》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系统是思迈特软件面向高校开发的教学质量大数据评估及分析的软件产品。思迈特软件有成熟的政府、金融大数据分析模型,累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2013年以来陆续承建国家级大数据平台,为西部评估中心、陕西和广东省教育厅搭建本科教学决策分析平台,教育大数据服务平台等。
截止2016年,思迈特软件已经为近百所高校提供了校级版质量保障系统,借助信息化手段,辅助高校实现质量数据填报、分析、审核、专业、院系、课程等自我评估,同时辅助学校做校级质量数据挖掘分析、各类明细值钻取,以此反馈问题,辅助领导决策,提升教学质量。
电话:
邮箱: